首页

艾采原创视频

时间:2025-05-24 22:28:54 作者:第四届电磁频谱学术大会开幕 专家学者共话电磁频谱“政产学研用” 浏览量:84687

  中新网南京5月23日电(孙艳 徐珊珊)5月23日,第四届电磁频谱学术大会在南京开幕。数百名专家学者围绕“频谱融合·通信新质”主题,展开深入学术研讨,推动“政产学研用”深度融合。

5月23日,第四届电磁频谱学术大会在南京开幕。中新网记者 泱波 摄

  “电磁频谱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‘生命线’,是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,更是国家安全、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资源。”大会主席、东南大学教授崔铁军在开幕式致辞中点明会议主旨。大会面向新兴领域,聚焦新兴场景,展现出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应用的新图景。

  中国电子学会会士、东南大学副校长金石说,这场大会锚定电磁频谱空间的融合与通信新质技术,面对新兴领域快速发展、频谱资源日益紧缺、频谱对抗加剧等趋势,聚焦低空经济、空天地海一体化等新兴场景下的智能网联、电磁频谱智能管控等关键技术,通过“政产学研用”多方协作,共同推动电磁频谱技术在千行百业的创新应用与融合,全面赋能新质生产力。

  从主会场延伸出的科技长廊里,多项前沿成果实物展陈构成生动注脚,展示电磁频谱领域的技术突破。“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通过此次大会,充分交流思想、共享前沿成果,携手攻克电磁频谱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,为推动全球电磁频谱资源的可持续发展、构建更加高效与安全的电磁频谱应用生态贡献智慧与力量。”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曹学勤说。

大会面向新兴领域,聚焦新兴场景,展现出从实验室到产业应用的创新图景。中新网记者 泱波 摄

  大会期间同步举办主题圆桌对话,28位嘉宾以低空智联网与频谱安全、电磁认知赋能通信、跨域电磁感知与通联、智能超表面的电磁频谱利用与管控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。17场专题论坛将在主论坛后相继举办,邀请120余位专家就空天电磁感知与大数据分析、电磁认知赋能通信等多个专题作学术报告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(身边的变化)把“包袱”变财富 看乌梁素海芦苇“72变”

从2023年9月开始,HPN7.0在阿里云展开大规模部署,大模型训练性能较上一代架构在典型场景下提升14.9%,且大幅提高了智算网络整体稳定性。前不久阿里云发布通义千问2.5版本大模型,就是基于HPN7.0高性能网络架构训练。通义千问2.5版本较2.1版本在理解能力、逻辑推理、指令遵循、代码能力上分别提升9%、16%、19%、10%,中文性能全面赶超GPT-4Turbo。

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

促进区域协作共塑大运河文化品牌、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安徽段建设、加强大运河安徽段文化传承保护利用资金支持……“运河古城”宿州的“幸福水”,将在现代化宿州继续流淌。(完)

一群随苏翊鸣踏上雪板的“娃娃兵”

(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,著有《盛世前夜——后武则天时代的政治缠斗》《水运与国运》《大唐二十一帝》《选贤:<资治通鉴>中的用人得失》等)

云南检察机关依法对余丽军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

住房城乡建设部:经过三年的调整,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筑底

滨海地区是陆地和海洋的交汇地带,是生态系统价值最大的生态系统,也是人类居住、社会生活、经济活动密集的地带。滨海地区也面临着无序开发、过度利用、污染、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带来的严峻挑战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